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都感觉到经营的压力。很多有远见的企业开始苦练内功,利用IT技术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信息化,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用户度过寒冬,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很多知名IT企业纷纷祭出自己的法宝,于是SaaS(软件即服务)、SOA(面向服务的架构)、虚拟化和云计算等与企业计算有关的“新”技术开始在2009年大行其道。 因此为了更深入的探寻中国IT服务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研究中小企业IT服务解决方案。电脑报联合IDC(国际数据公司)以及国内最大的IT定向媒体IT专家网,正式启动了2009年中国IT服务市场大型调研(idc2009.shudoo.com/),邀请了解目前企业或公司的软件服务情况的朋友前来参与,其结果将鉴证中国IT服务市场的发展。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中文名称为软件即服务,它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在21世纪兴起的一种软件应用模式。大多数人看好SaaS,并期待它取代传统软件应用模式成为业内主流,而少数“保守派”则坚持认为SaaS包含了太多华而不实的噱头,很快就会步入消亡。但无论如何,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转产品为服务”思潮在全球商业世界风行,SaaS还是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SaaS的服务模式 SaaS并不是一个容易定义的概念,因为目前它依然处于发展和争议中。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SaaS是指“将软件部署改为托管服务,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的新型模式。认清这一概念的关键是了解软件代码存放在哪里,以及它如何被部署为服务提供给访问者。首先,传统的软件发布和授权是采用“最终用户许可”的方式进行的——用户购买软件授权,并且得到编译完成的软件代码,企业的IT部门将这批软件代码部署在企业内部,并且负责运行、支持和维护。在这种应用模式下,软件代码显然存在于企业用户内部,由企业IT部门按照需求进行部署,通过企业内部网络访问或在本地直接使用。 到了20世纪90年代,SaaS的概念诞生并步入雏型期,程序服务提供商为企业用户提供的是基于“压缩-包装”的程序,这种模式虽然已经将软件代码托管在提供商那里,可是其部署方式依然是基于单个租用者的框架进行的,不方便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协作,因此难以转化为服务。到了近几年,软件代码托管在“墙外”程序服务提供商处,并且采用更加开放的部署结构,方便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协作或集成,最终以托管服务的形式租给企业用户使用。 说得更明白一点,SaaS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软件厂商(一般也是SaaS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或租用的服务器上。企业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软件厂商订购所需要的应用软件服务,按订购服务的多少和时间长短向软件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企业用户不用再购买应用软件,而是改为向软件厂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须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厂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他们在向企业用户提供软件服务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企业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订购的软件和服务。 不同应用模式下的消费支出比例 事实上,这个模型并不抽象。个人用户每天都在使用的电子邮箱服务(如Hotmail)、网络地图(如Google Map)和社交网站(如Facebook)等都完全具有现代SaaS的特点:托管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用户以获取服务的形式访问资源,服务提供商也结合了其他的应用软件来加强服务能力,这些都是“软件即服务”的体现。所以,根据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将SaaS分成两大类:面向生产线的服务和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前文提到的电子邮箱服务等属于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它们通过订阅或免费的方式服务于普通消费者。而面向生产线的服务则包含了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的解决方案,如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等。下面将着重讨论面向生产线的SaaS。 SaaS为企业带来价值 就目前的IT技术背景和SaaS的理念成熟度而言,将SaaS应用于中小企业软件部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然而可操作性强不能作为选择SaaS的理由,除非它能够为中小企业用户带来实用价值。从SaaS的特点来看,它将给企业客户带来以下变化。 ●SaaS改变企业用户对软件产品的预算结构 企业软件的购置预算由软件消费、硬件消费和服务消费三部分构成。软件消费是指在传统的软件授权模式中,企业对软件的主要支出在于购买软件和相关产品的授权;硬件消费则包括用于客户端的计算机,用于安装企业软件的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等;服务消费则包括开发人员和架构师的工资、技术支持人员的产品维护费用等。通常,用于这三个方面的预算会比较接近。 而在SaaS模式下,由于软件将被托管在服务提供商处,企业不需要在软件授权上花费太多(或完全不需花费)预算,同时,由于大量的数据在第三方服务器上运行,企业用户可以减少服务器的采购量并降低终端的配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软件支出大量缩减,硬件支出则主要用来购买少量必需的服务器和“瘦客户端”,结果就是很大比例的预算被用于购买更专业化的服务,这有助于企业用户加强在核心业务上的运营能力。 ●有效转移企业软件的部署风险 随着预算结构的改变,SaaS还能够有效地转移企业软件的部署风险。在传统的软件部署模式中,企业在准备阶段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软件授权和相应的硬件产品。因此,部署软件成为了一项“赌博”性的工作,一旦部署过程中出现失误,就意味着不得不追加投资以纠正错误。更糟的是,当部署完成的系统不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求,再转向其他产品时将带来重复性投资,造成巨大的浪费。然而SaaS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软件是托管在第三方的提供商处,企业可以规避软件部署的投资风险,直接进入“试运行期”。在“试运行期”内,企业可以对SaaS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自定义,如果效果不满意也可以转向另外的服务提供商,这一转移过程几乎不会带来预算浪费。 ●降低成本,应用多样化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用户来说,SaaS模式是实行企业信息化的最好途径,它省掉了企业购买、构建、维护基础硬件设施和应用软件的开支。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用户不必像传统模式那样将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软件、人员支出,只需要付出一定的租赁费用,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服务,享有在线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的服务。这充分体现了SaaS的四个优势,即建设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应用门槛低和投入风险低。 SaaS通过在线租赁的使用方式,打破了部署使用应用软件成本高和维护难的问题,在中小企业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明显优势,这对中小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随着SaaS模式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SaaS应用: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ERP等等,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软件都能向SaaS模式发展。 SaaS的现状和未来 SaaS在2009年走向成熟,这一方面得益于国际市场对SaaS理念的垂青和第一批“敢吃螃蟹”的提供商(如Salesforce.com等)取得了胜利;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电子商务界的知名企业(包括用友、金蝶、阿里巴巴等)勇于尝试,经过了一两年的技术探索,2009年群雄开始逐鹿SaaS市场。 虽然SaaS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展现出了诱人的市场前景。在这一阶段,SaaS服务提供商普遍将目光投向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力图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通过降低部署成本来吸引潜在的企业客户。同时,为了应对中小企业用户对SaaS的信心不足,很多SaaS服务提供商采用“一业两态”的运营模式,既提供传统的软件出售方式,也提供基于SaaS的软件解决方案。 著名的SaaS成熟度模型 从SaaS成熟度模型中可以知道,企业用户从接受SaaS理念到走向成熟需要经历四个成长阶段:从企业内的单一程序满足单一需求,到程序合并成服务平台,再到平台被托管,直到最终实现内部部署服务与外包服务的无缝集成,这时用户不必关心数据源,而只需将重心放在业务本身上。 2009年是企业SaaS模式成熟化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仅有很多企业用户将开始实施SaaS模式,也有一大批先行者将从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完成企业系统的外包和IT投资结构的调整。对于SaaS服务提供商而言,加强专业化和功能的多样性建设、建立诚信体系、重视数据安全是当务之急。 在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SaaS服务提供商应该开发出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价格实惠甚至免费的SaaS在线软件服务,只要能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过冬,中国的SaaS行业必将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
评论